尿结石是一类常见的疾病,患者五年内的复发率达到了35%-50%,而且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疾病的发生,例如疼痛以及慢性肾病等。目前针对肾结石的疗法主要是体外激波震碎,这种手段能够无创性地将结石破坏,从而能够清除出体内。
最近,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类新型的尿液生物标志物,这些分子能够准确诊断尿结石。
在这项研究中,研究者们对50名肾结石患者以及50名健康(http://www.chemdrug.com/article/7/)人3年来的尿液样本进行了分析(http://www.chemdrug.com/sell/76/),其中在肾结石患者的尿液样本˙中发现了一类小分子代谢产物,尽管含量较低。作者们开发出了一种准确度较高的疾病诊断方法,相比目前的手段而言,新方法能够仅仅对尿液的鉴定得出确切的结论。对于健康人来说,利用这些标志物进行诊断也能够预判其发病的风险。
研究者们表示,这些分子特征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饮食习惯、肠道菌群以及肝脏代谢情况的差异导致的,表明肾结石可能是一种多因素诱导的疾病。